《孙子兵法》简介 选摘 作者 典型考题

在本文快速跳转:简介 选摘 作者 典型考题

一、简介

《孙子兵法》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,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,被誉为 “兵学圣典”。它由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,成书于公元前 512 年左右。

全书共十三篇,包括《计》《作战》《谋攻》《形》《势》《虚实》《军争》《九变》《行军》《地形》《九地》《火攻》《用间》,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,涵盖战略、战术、治军、情报等诸多领域,构建了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。其内容博大精深,思想精邃富赡,逻辑缜密严谨,不仅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也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,被广泛应用于军事、商业、管理等多个领域。

二、选摘

  • 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:了解自己和敌人,就能够在战争中百战不败。强调了准确掌握敌我双方情况对于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。
  • 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: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行为。所以,能打却装作不能打,要打却装作不想打,要向近处行动却装作向远处行动,要向远处行动却装作向近处行动。这体现了军事行动中的欺骗策略和灵活性。
  • 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: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动攻击,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机采取行动。强调了突然性和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。
  • 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: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,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。这是一种灵活运用战略战术,化被动为主动的思想。
  • 凡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;斗众如斗寡,形名是也:治理大军团也能像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,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编制;指挥大军团作战也能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灵活,是依靠明确的指挥和信号。说明了组织编制和指挥协调在军队管理和作战中的重要性。

三、作者

《孙子兵法》的作者是孙武,字长卿,春秋时期齐国乐安(今山东省北部)人。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,被尊为 “兵圣”。孙武出生于军事世家,其祖父田书为齐国大夫,因伐莒有功,被齐景公赐姓孙氏。孙武在齐国受到良好的军事教育和文化熏陶,后因齐国政局动荡,南下吴国。在吴国,他经伍子胥举荐,向吴王阖闾进呈《孙子兵法》,得到吴王赏识,被任命为将军。孙武在吴国期间,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,多次指挥吴国军队击败楚国等强国,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
四、典型考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