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全文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二、注释
- 客路:指作者要去的路。
- 青山:点题中的 “北固山”,在今江苏镇江市北,三面临长江。
- 潮平两岸阔:潮水涨满时,两岸之间水面宽阔。
- 风正:风顺且和。
- 江春:江南的春天。
- 归雁: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,春天飞往北方。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。
三、翻译
旅途延伸至青翠的山峦之外,小舟轻荡在碧绿的江水之间。潮水涨平,两岸显得格外开阔,和风顺畅,孤帆高挂直指云天。残夜未尽,海上朝阳已悄然升起,旧年未逝,江上春意却悄然来临。家书要如何寄到遥远的故乡?北归的大雁啊,请带去洛阳城边。
四、赏析
这是一首五律诗,以对偶句发端,既工丽又跳脱。首联 “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”,先写 “客路” 后写 “行舟”,将诗人身在江南、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表现出来。颔联 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,通过 “风正一帆悬” 这一小景,把平野开阔、大江直流、波平浪静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,“阔” 字写出了江水之势,“悬” 字写出了船帆被风鼓起的状态,生动地描绘出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。颈联 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 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,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,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;当旧年尚未逝去,江上已呈露春意。作者把 “日” 与 “春” 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,用 “生”“入” 使之拟人化,蕴含了时序变迁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,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,给人乐观、积极、向上的力量。尾联 “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”,紧承三联而来,遥应首联,借 “鸿雁传书” 的典故,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。全诗熔写景、抒情、说理于一炉,和谐优美,妙趣横生。
五、作者
王湾,唐代诗人。生卒年不详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玄宗先天年间(712 – 713)进士及第,授荥阳县主簿。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,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,书成之后,因功授任洛阳尉。王湾 “词翰早著”,现存诗 10 首,其中最出名的是《次北固山下》。